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信息公开
基本信息
企业领导管理
经营情况
社会责任
新闻中心
集团新闻
二级企业
图片新闻
媒体报道
党群工作
人才战略
员工培训
招聘信息
企业文化
发展战略
农垦文化
员工风采
宣传视频
集团产业
绿色食品
农林资源
农业服务
政策法规
方针政策
风险管控
通知公告
联系我们
联系地址
投诉建议
友情链接
新闻中心
集团新闻
二级企业
图片新闻
媒体报道
媒体报道
首页
新闻中心
媒体报道
[中国农垦(热作)网]续写云南农垦事业的新时代荣光 ——云南农垦70年改革发展综述
DATE:2022-01-06
查看次数:
27472
T 浏览字号
大
中
小
分享到:
2021年,是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年。在党迎来百年华诞、中国农垦事业从南泥湾肇始80周年之际,云南农垦也迎来了创建70周年。
回看70年的发展历程,奋力前行的“云垦号”巨轮不惧“逆风”“巨浪”,于风云变幻中“提速”“破浪”。
忆往日,云南农垦从彩云之南起步,农垦精神在这里生根发芽,云南农垦事业从这里起步。
看今朝,云垦人传承农垦精神,汲取新征程上的奋斗力量,续写云南农垦事业的荣光与梦想。
因国家战略而生
70年来,一个个历史性事件标记着云南农垦沿革的脉络
——总结橡胶的发展路,擘画未来的产业路
新生的人民共和国急需天然橡胶。
天然橡胶与石油、钢铁、煤炭并称为世界四大工业原料,是重要的战略资源,是其中唯一可再生的原材料。
1951年,为打破西方国家封锁,党中央作出了“一定要建立我们自己的天然橡胶生产基地”的战略部署。8月31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第100次会议作出《关于扩大培植橡胶树的决定》。为执行屯垦戍边和发展天然橡胶事业的两大战略任务,云南农垦由此诞生。
云南农垦的历史价值和时代使命集中体现于“战略”二字。
凡称战略者,“国家关键时刻抓得住、用得上的重要力量”是也。从初建之时的“出橡胶、出经验、出人才”,到建成新中国第二个天然橡胶生产基地,再到如今打造云南高原特色农业领军企业,在共和国的不同历史时期,云南农垦为“国家战略”注入了不同内涵。
谈到天然橡胶,不得不说其历史渊源。
曾记否,1904年,云南盈江(干崖)土司刀安仁先生从新加坡引种8000余株巴西橡胶树实生苗,并于当年成功种植在现德宏州盈江县新城凤凰山东南坡上。1905年,台湾省嘉义县开始种植天然橡胶。1906年何麟书先生从马来西亚引进橡胶实生苗4000株植于海南乐会(琼海)合上湾。云南成为我国最早引种天然橡胶树的省份。
曾记否,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为打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我国实行物资禁运,其中就包括作为战略物资的天然橡胶。云南农垦及天然橡胶农场的组建,肩负屯垦戍边、建设边疆的责任,旨在解决西方国家对新中国天然橡胶“卡脖子”难题。
曾记否,2014年8月14日,政企分开的那场改革,是云南农垦一次前所未有的体制大调整、机制大转换、人事大磨合与发展大考验。云南农垦集团成为真正意义上市场化经营主体,出台《云南农垦集团深化改革方案》,定战略、建制度、搭班子、带队伍、抓产业,云南农垦事业和天然橡胶产业发展进入新阶段。
曾记否,2017年12月26日,为落实省委省政府把农垦建设成为国家天然橡胶生产主力军的决策部署,云南天然橡胶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下辖11户子企业,各成员企业、橡胶种植基地、橡胶加工厂分布在省内的版纳、普洱、红河等州市以及老挝、缅甸等国家,营销、贸易等经济实体分布昆明、上海、青岛等地以及新加坡、泰国等国家,云南天然橡胶事业翻开历史新篇章。
……
2021年最后的日历正悄然合上,云南农垦70年的往事却一幕幕涌上心头,没有什么可以轻易把人打动——除了真实,还有真事。
云南农垦以承担国家使命、开辟建设第二个天然橡胶生产基地为主线,创建之初,一批批复转官兵、支边青年、城市知识青年、大中专毕业生和地方干部汇聚西南边陲,投身于天然橡胶事业……从1951年至2014年(政企分开)这一时期,经过几代云南农垦植胶人艰苦奋斗和科学创新,突破了“北纬17度以北不能植胶”的专家断言,在北纬18-24度的云南大面积成功种植,并培育出适合中国热区环境、具有自己特色的橡胶栽培技术体系,为世界天然橡胶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中国橡胶看云南。2020年,中国天然橡胶种植面积约为1716.7万亩,居世界第三位;天然橡胶总产量79.2万吨,居世界第四位;平均单产73.5公斤/亩,我国己从解放初期的橡胶“贫国”成为世界橡胶生产大国。云南天然橡胶种植面积857万亩,约占全国的49.9%;天然橡胶产量42.3万吨,约占全国的53.4%;平均单产87.3公斤/亩,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18.8%。云南已成为我国天然橡胶总面积、总产量和单产最高的优质植胶区域。
云南橡胶看农垦。云南农垦因国家战略而生,始终把保障国家天然橡胶安全有效供给作为己任。云南农垦集团所属的云胶集团以打造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大胶商”为目标,已成为集橡胶种植、加工、贸易、金融衍生品和电子商务于一体的国有天然橡胶产业集团。2020年,云胶集团橡胶加工生产量21.3万吨,约占云南总产量45%,约占全国总产量25%;实现营业收入136亿元,净利润4749.66万元。云胶集团2020年入选云南省产业发展“双百”工程重点培育企业名单、“云象”天然橡胶品牌荣登《2021年云南省“绿色食品牌”品牌目录》,其拥有的“云象”和“金凤”品牌是上海期货交易所天然橡胶合约指定的交割品牌,在国内市场上享有良好声誉。
云南农垦70年历史,是一部云南天然橡胶的发展史,也是一部维护民族团结的进步史,更是一部发展边疆经济的繁荣史。事实证明,云南农垦作为“国之重器”,在屯垦戍边、发展生产、支援国家建设和保障国家天然橡胶战略物资安全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
70年沐风栉雨,70年砥砺前行。
云南农垦在变,变化的是其诞生、发展与壮大,不变的是初心如一。
因深化改革改而兴
7年来,一次次头脑大风暴注解着勇于开拓的经纬
——回望过往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
7年前的2014年8月14日,云南农垦集团和云南省农垦总局实行政企分开,标志着云南农垦集团从政企合一的管理体制转入集团化、企业化经营的管理体制。
这是云南农垦发展历程中的重要转折,也是云南农垦改革史上非常关键的一步。
农垦体制有着极为复杂的历史成因。云南农垦就很典型,在相当长的垦荒和建设期内,它作为一个区域性经济社会组织,实行政企合一的管理体制。
在政企合一体制下,农垦人常自嘲为“四不像”:是军队没军费,是农民入工会,是政府要交税,是企业办社会。这种说法说明了农垦体制机制有许多课题需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来解决。农垦既面临着“三农”改革和国企改革的一些共性问题,又有许多特有的问题。云南农垦概莫能外。
“四不像”的云南农垦向何处去?
2009年,云南省委省政府发布推进农垦改革发展维护垦区稳定的文件,出台农场下放的方案。
彼时,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天然橡胶、蔗糖等大宗商品的价格持续低迷。自身,原有体制下企业存在发展思路不清、定位不准、动力不足等困境,员工中“等待、观望、焦虑、无所适从”的低沉氛围已弥漫开来。
通过一组数据,我们可以了解政企分开时的改革背景:
——政企分开前,云南农垦集团原有全资及控股企业76家,拥有总资产94.6亿元;政企分开后,保留在集团经营的企业有21家,资产总额为27.7亿元。
——政企分开前,云南农垦集团总人口32万人,在岗职工9.4万人;政企分开后,留在集团在岗职工3972人。
——政企分开前,云南农垦集团原有土地面积340余万亩;政企分开后,保留在集团的土地面积1万余亩。
……
透过系列之问,我们可以了解云南农垦政企分开时的改革之艰:
——农垦未来发展的大旗到底该怎么扛?
——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新农垦?怎样建设新农垦?农垦集团该怎么干?
——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种种遗留问题,又该在改革中如何一一解决?
……
这是摆在面前的绕不过的必答题,只有弄清楚“从哪里来、往哪里去”,很多问题才能看得深、把得准,这考验着新一届领导班子的战略定力。
恰逢其时,2015年党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农垦改革发展的意见》,确立了“垦区集团化、农场企业化”的改革主线,为云南农垦的改革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兵马未动,思想先行。,云南农垦集团于2014年、2015年、2016年分别开展了三次解放思想大讨论,一次次对农垦垦情的再认识,对未来发展的再思考,打破思想藩篱,形成改革共识,催生出新的发展思路、新的改革举措,为集团装上了现代企业制度的新内核,初步构建了战略规划的“四梁八柱”,产业整合的战略布局。
农垦精神挺起国企脊梁。改革发展之径,破旧立新之间,南泥湾精神薪火播撒在彩云之南大地上,“艰苦奋斗、勇于开拓”农垦精神在云岭大地生根发芽,我们弘扬农垦精神穿越时空,目睹今日农垦日新月异;我们憧憬未来新的征程,汇聚起砥砺前行的强大力量。
经济性必须服从战略性。在历史转折关头,云南农垦集团党委团结广大员工,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既坚定不移,又循序渐进;既整体推进,又重点突破;既强身健体,又刮骨疗伤,以改革开放的关键一招,推动集团步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在天然橡胶传统产业做大做强的同时,实现了粮食、蔗糖、咖啡、茶叶等的均衡发展,实现了“绿色食品、农林资源、农业服务”三大主业的“百花齐放”。
事实证明,云南农垦集团的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持续优化升级,战略物资保供能力加快提升,为社会提供“放心、贴心、养心”的绿色食品,全力守好百姓的“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油瓶子”和“茶罐子”,是名副其实的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压舱石”。
更重要的是,云南农垦集团所代表的现代农业国企极具张力,总能在紧要关头顶得上、拿得出、调得动,快速形成攻坚克难的战斗力量。
——产业扶贫,心系民生,利在乡村。
云南农垦集团把产业扶贫作为重大政治任务,以天然橡胶、高原特色农业等优势产业为切入点,投身版纳、普洱、昭通、怒江等州市的产业扶贫事业;加大“三区三州”产业扶贫力度,开展天然橡胶“保险+期货”和“场外期权产业扶贫”、怒江州中华蜂养殖和绿色香料种植等扶贫项目;识别因疫情、因灾害返贫致贫群众,开展有效帮扶慰问,以及定向招录贫困家庭大学毕业生……产业扶贫项目深度推进,给这些地区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和变化,扶贫成效惠及农户近60万人,带动了14.3万余人种植特色农产品,集团连续5年获省级单位定点扶贫考核“好”的评价。
——疫情防控,连着苍生,关乎国运。
2020年初,新冠疫情突发。云南农垦主动承担省委省政府支援湖北抗疫农产品捐赠工作,圆满完成省国资委、各州市政府和单位捐赠农产品的采购、运输、组织、协调和对接工作。疫情伊始,组织境外企业采购急需的医用口罩,成为首家进行捐赠的省属国有企业;同时,全力组织生产医用酒精,组织所属企业和广大员工捐款捐物,支援湖北抗疫。在关键时刻,云南农垦充分彰显了国有企业的责任与担当,不仅在疫情防控中守住了“农垦阵地”,支援了“云南阵地”,同时还在湖北抗疫主战场上作出了“农垦贡献”。
走自己的路,是云南农垦集团改革发展的立足点,也是政企分开7年来奋斗中得出的实践结论。心怀国之大者与国企担当,经过7年的默默耕耘、咬牙努力、不懈奋斗,云南农垦集团浴火重生。
云垦人在变,变化的是干事创业的激情在高涨,不变的是使命如磐。
因绿色产业而强
70年来,一个个关键性突破诠释着跨越发展的底气
——农垦人奋进之旅不能停歇,也不会停歇
2021年,是云南农垦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
这一年,集团2万员工一条心,一股绳、一股劲,在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两手抓”中书写新的业绩。集团营业收入首次突破300亿元大关,位列2021年中国农业企业500强榜单第46位,利润总额实现2亿元。这意味着企业的经济体量、产业规模、综合实力又跃上了新的大台阶。
云南农垦集团着眼于国家战略性定位,新的奋进之旅已经开始。
“十四五”新征程,集团制度保证更为完善——
经国序民,正其制度。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是企业综合实力竞争的重要方面。回望过往,从《云南农垦改革方案》出台,到集团战略1.0落地,再到《集团制度汇编》成册,集团对制度的完善、对道路的探索从未止步。政企分开以来,集团共推出336项重大改革举措,致力推进法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描绘出云南农垦集团的制度图谱。
“十四五”新征程,集团物质基础更为坚实——
集团经济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量增到质升,经营规模、综合实力、行业地位不断跃上新台阶,已成为保障国家天然橡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国家队”和“压舱石”。集团的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发展潜力进一步释放,发展前景进一步明朗,已具有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发展的充分底气。
“十四五”新征程,集团开放合作更为主动——
开放合作是历史潮流,互利共赢是人心所向。集团抢抓中老铁路通车机遇,优化在老挝的战略发展布局,天然橡胶种植示范基地规模不断扩大,老挝橡胶产业研究院投入使用,万象新河湿法TSR20号胶加工厂验收在即,丰沙里替代发展示范项目进展顺利……集团致力于在海外再造一个“新农垦”,打造集种植、加工与供应链、品牌与销售渠道的全产业链生态,促进老挝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发展。
“十四五”新征程,集团深化改革更具活力——
从告别经营规模“小散乱”,到培育现代企业集群闯市场;从解决“活下来”的现实问题到解决“活得好”的长远问题……匠心深耕,初心一直未变。我们追求改革的“过程自觉”,久久为功解决发展征程中的大难题;也讲究改革的“落地效益”,让改革的尺寸之功都能凝结为广大员工的获得感。我们啃下一个个改革“硬骨头”,登上一座座发展“新高峰”,集团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绿色兴农、报国惠民”,这8个字浓缩了70年夙愿,诠释了云垦人的格局与情怀。秉承这份企业使命,集团实施“一二三”行动,融入“一县一业”,将“绿色食品”确立为三大主业之首重点发展,绿色食品产业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核心地位更加巩固,分别占到集团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的“半壁江山”。从洱海湖畔的有机水稻,到保山龙陵的高产蔗林,从版纳勐海的制茶车间,到昭通昭阳的苹果基地,以及覆盖全省范围的绿色食品产业……我们看到了更为广阔的希望天地。一批“名品”“老字号”脱颖而出,一批产品品牌形成市场竞争力。云南农垦,已成为云南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品牌形象代言。
2021年12月30日,云南省绿色食品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挂牌。作为打造“绿色食品牌”的实施主体和资源整合的专业平台,标志着集团绿色食品板块转型升级迈出实质性步伐。
70年恰是风华正茂。
面向“十四五”新征程,集团已确立新目标:到2025年,成为云南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的领军企业;打造国际“大胶商”“大糖商”“大粮商”,成为云南农业“走出去”的排头兵。
这样的愿景,与70年前云垦人誓把云南建成我国第二个天然橡胶生产基地的目标一样振奋人心,激发无穷斗志。我们坚信,云垦人今天奋勇再向前的身影,与明日“云垦号”巨轮劈波斩浪的雄姿,也将在赶赴新的“时代大考”道路上留下独特的印记。
70年风华正茂再出发。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云南农垦集团有责任、有信心、有能力,使“农林资源、绿色食品、农业服务”三大主业,在新的70年中焕发出新的活力与生机!
责任编辑:资产管理处
原文链接:http://www.farmchina.org.cn/ShowArticles.php?url=VmpUMVo6AjcDMlUwWmMJalM1
上一篇:[农民日报]中老铁路开通“满月” 云南农垦成绩亮眼
下一篇:
[云南经济日报]云南“绿色食品牌”添助手 省绿色食品投资集团揭牌成立
返回列表